河南省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31
来源:本站
作者:梁林梅 河南大学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958

/梁林梅 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要:2012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无论在教育信息化政策引领、基础环境提升、教育管理干部的信息化领导力、师生的信息素养、数字资源及数字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形成了以郑州市金水区、三门峡市卢氏县及焦作市等为代表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河南经验。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和新挑战,需要以教育新基建为数字基座以基础教育大数据为关键驱动要素基础教育核心应用场景的流程变革推动关键问题解决以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为根本保障,以教育数字化战略继续推动和引领全省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2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以来,十年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1.0时期”到“2.0时期”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对于河南省而言,按照省政府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河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落实教育部加强“三个课堂”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编印《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南》《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成了全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架构体系实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河南落地部署,通过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116个市县(区)开通虚拟化资源平台,基本上实现市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形成了“全省一体系、资源体系通”的平台支撑格局启动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学校联网攻坚行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基础教育精品课”“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建设”“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建设”等重大项目。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全省区域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师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化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升。在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方面由“十二五”期间的78%提升到“十三五”的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率由过去的71%上升到99%圆满完成了国务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领域“交账任务”,为开展数字资源共享、助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尤其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高标准完成了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常态化在线教学工作。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延期开学“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要求,克服资源短缺、平台支撑力不足等重重困难,在全国率先推出免费数字教材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涵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学段的“名校同步课堂”3500多节,通过电视和网络两种渠道同步推送,在支撑全省1100多万名中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还惠及了福建、安徽、新疆等240多万省外用户。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网上教学覆盖率达到99.9%,网上教学满意度超过90%。

在各个区县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方面:

郑州市金水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全省率先开展智慧教育改革探索,将智慧教育项目纳入全区规划,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建成投用了学校未来教室、多功能计算机语音教室、智慧互动教室、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等智能学习环境,在师生智能服务、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智慧作业及师生信息素养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应用,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河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首批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郑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区首批创建区域,13所学校荣获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称号,金水区教育局《构建七个协同机制,推进金水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被评为全国2022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三门峡市卢氏县作为省内的深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县,在县基础教育教研室的带动下,长期坚持探索以“互联网+教育”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利用网络把大山深处几百个教学点联系在一起,打破历史宿命,实现卢氏教育均衡”。卢氏的经验和做法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荣获2016-2017年度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成功入选教育部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入选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革命老区卢氏县教育脱贫、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互联网+”县域经验》获得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焦作市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和“十大建设”内容。市政府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为对县级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以督导促建设,以督导促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效发展,该市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焦作沁阳市教体局荣获教育部2016—2017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入选首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入选全国“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创新案例。

随着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提出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尤其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正在成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也由教育工作任务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集体意志[1]。自此,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开始进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如何以数字化转型支撑和引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命题。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引领下,将数字技术整合到区域基础教育变革的各个层面,以数字技术促进区域教育系统的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转型,从而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面向日益加速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我们应该在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指引下,基于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贯彻和落实《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超越过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践中存在的单纯技术导向业务导向思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价值逻辑,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主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具体来说,建议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统筹推动下做好如下几项关键工作[2]

1.以教育新基建为数字基座与传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教育新基建强调以新一代智能技术牵引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变革《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数字底座(新网络、新平台和新安全)”“基础设施(新资源、新校园)”及“新应用(教学、研训、评价和管理等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

2.以区域基础教育大数据为关键驱动要素在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数据被视为组织变革的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学习分析、知识图谱、数字画像、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数据要素在区域基础教育系统转型变革过程中承担着动力引擎的重要角色

3.以区域教育核心应用场景的流程变革推动关键问题解决数字化转型本身不是目的,其核心和关键在于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尤其要通过核心应用场景的流程变革来推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以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为根本保障数字素养是在信息素养、ICT素养、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师兼具数字公民和培养数字公民的双重身份,其数字素养提升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我国教育部在2022年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以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应用场景与治理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3,(1):1-7.

[2]梁林梅,丁思杰.区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征分析与实施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22,(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