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服务专业升级改造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07
来源: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吴延昌 1002

吴延昌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河南省教育厅在2019年组织7个评估组,对省内81所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发展情况开展了实地评估,客观全面地评价了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状况,极大地推动了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也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我省高职院校顺利开展疫情防控与在线教学两不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在线教学的大考,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不足和短板,亟需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研讨,以求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精准地服务于高职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赋能新时代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培养。

2020年7月31日,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出席并作题为“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新专业”的主题报告。她指出,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新经济的历史方位,数字经济是新经济的社会形态,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加速融合。那么,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服务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就成为信息化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和不能回避的课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局,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数字能力培养与数字人才储备的新要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理念突破:以数据为中心,在协同工作中服务师生

跳出信息化看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必然要回归教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现教中心)作为学院信息化管理和服务部门,要在理念上有所突破,不能仅局限于基础网络、系统平台和应用服务建设,要抓住信息化的本质,以数据为中心,发挥数据价值,将数据是学校和各职能部门战略资源和重要资产的观念深入人心。现教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以学校公共数据平台为基础,以业务部门需求为导向,将技术与应用相结合,既充分尊重职能部门的业务主导需求,又实际解决职能部门的重复性、繁杂性工作难题,建立双方互相认可、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与教务处协同,共建专业发展中心和智慧课堂教学云平台。围绕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诊改指标,分级分类分层进行线性化定量描述,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高水平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依托智慧课堂教学云平台,与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同步,为任课教师在线教学提供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数据的自动采集、数据展示和教学评价。在疫情期间,既为教师线上教学提供了方便可靠的平台支撑,更为教学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赢得了师生的一直好评。
        与人力资源部(人事处)协同,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将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学历提升等日常工作数字化、流程化。同时,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数据填报工作与教师发展中心数据后台打通,实现了一线教师一次填报个人数据,多平台、多流程、多业务共享,同时也减轻了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日常重复性工作量。
        与学生处协同,共建了学生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与学校党政办协同,共建了在线办公平台和掌上校园移动门户。现教中心首先通过自我理念突破,牢牢把握以数据为中心,通过与职能部门协同工作,服务师生学习和生活。疫情期间,学校基于数据服务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升级更新后,共有PC端应用72个,移动端应用101个;系统内现有在线用户29093人,历史访问次数近900万次,从开始测试运行到2020年11月24日,累计开课3584门次;办事大厅共计产生流程3652个,已经办结3042个,正在系统中运行的流程有610个。

   二、场景导向:以平台为载体,发挥技术重要支撑作用
        面对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专业升级将从思维上、模式上、课程上、教材上发生颠覆式的变化。信息化建设只有与专业升级改造深度融合,构建专业化场景导向,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作用,才能够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现教中心深入教学院部,对接专业教研室,挖掘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中的真实需求。
        围绕煤矿智能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技术人才匮乏和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现教中心与科研处、实习实训中心、资源开发学院以及智能开采工作室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跨界融合、人机协同、虚拟现实、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技术研究,建设完成了国内首家智能化采煤教学矿井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创新煤炭行业教育培训模式;建设智能采煤技术智慧教育平台,制定与国家煤矿智能化发展相匹配的培训新标准,开发煤矿智能化开采智慧教学资源素材库,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变革进程,形成了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智能化采煤技术产学研基地。
        与华为合作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服务学校智能工程专业群建设,包括教学实训区、大赛及创新区、展示体验厅,融合物联网、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VR、手机AI应用等方面的具体实现。通过构建基于数据服务的生态化、智慧化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以此为载体,给予场景导向,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

三、形态变革:通过时空互补,解决师生学习中的痛点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在线教学从辅助手段变成主要途径、重要支撑。隐藏于在线教学背后的信息平台搭建、教学模式改革、资源体系建设、基础网络承载、个人信息防护等一系列问题,都在疫情大考中浮出水面,倒逼着教学管理部门、技术支撑部门和广大师生去改变教学形态。在国内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后,我们重新返回校园,再次审视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必然选择主动采取教学形态变革,直面师生在线学习中的痛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为突破口,利用智慧课堂平台,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学行为数据的即时源头采集,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网上教学空间场所的转变,要求教师角色定位也随之改变。广大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习,用好网上师生互动,时空互补,利用网上教与学中的各种互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监督学生学习效果,奏响了云间教学好声音。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借助中国大学MOOC平台和“慕课堂”,以课堂模式的求新求变谋求教书育人的原汁原味。课程团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创新“四配四检”教学模式,推进学习流程和制度再完善。该课程于2017年9月12日,在爱课程平台正式第一次开课运行,截至目前已经是第七次开课。该课程有教学视频129个,视频时长达999分32秒;有文档74个,页数达824页;有习题197道;字幕文字约7万余字。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多来,共有4万8千余名学子选择该门课程;师生在课程平台发起讨论主题720余个;师生在课程交流区回复/评论主题数量达10943余个;发布的视频和课件观看人次超过506600人次。

四、素养提升:将信息化融入教育教学,增强师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书中,作者约瑟夫•E.奥恩认为,未来的学习模式需要师生共同具备创造性思维、新读写能力、科技素养、数据素养等以适应未来的改变。增强师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要持续性地进行信息化素养提升,理念先行,培训为本。
        现在的课堂已不再只是“粉笔、黑板、课桌椅”老三样。AR技术、人脸识别、谷歌地图,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软件、学生行为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化多功能黑板等新技术,也逐渐进入课堂教学。信息素养不仅关注技术应用,而且更加注重能力和方法的数据素养、媒介素养等元素养,强调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注重信息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018年更新的《UNESCO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UNESCO ICT-CFT)中,强调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支持表现,要求教师将数字技术融入专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知识和意识的能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新框架包括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七个方面,即理解教育中的ICT、课程与评估、教与学、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组织与管理、教师专业学习以及安全与法律、伦理与道德。
        基于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信息素养要求,我们与教务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协同,面向2020级新生和全体教师,开设《人工智能之Python》课程。经过多次深入调研、讨论、研究,最终形成了学校“数字化素养和技能通识课教学+大学生AI编程社团+数字化技能比赛”培养模式下师生数字化素养和技能培育方案,设计了6个工作任务,共20个工作活动,集知识点、任务操作页、工作记录、学习笔记、评价表为一体,做到“基于工作的学习”,让师生能完成具有智能化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创新性的工作任务,帮助师生顺利进入智能化社会发展下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

五、结束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生态从平面到立体、思维模式从一维到多维、知识体系从单一到跨界、教师能力从一元到多元、教育技术从单一到复合、教材呈现从纸质到数字、教学场景从传授到互动、学习方式从静态到动态、管理模式从传统到智慧、教学评价从粗放到精准等十个方面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只有主动融入教育教学改革,从以上十个方面主动作为,找准建设方向,精准持续发力,在“十四五”下一轮建设发展中,才能够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